2014年8月4日 星期一

尖酸刻薄



尖尖的,鋒利可以傷害別人來造就自已吧!
就算造就不了,也可是一種保護,對嗎?
誰能親近
這般高貴的尖,這麼高貴的尖

酸酸的,用醋釀製
內裏的妒忌越濃,味道便越馥郁
令懦弱的萎縮,再結實的也要皮開肉爛
別以爲是清新了味蕾,腐蝕正是不知不覺
喜愛助紂,配上高貴的尖
正如皇族依着一貫歷史的走向

刻刻的,流露皇族的氣派
讓神民敬畏地膜拜,讓極權伸展
安祥地享受那高高在上的感覺
還刻出圍欄,還刻出階級
最重要要的是
刻出那顯赫的地位

薄薄的,假面具
很快會被看透,也恐不被看透
不知道要畏懼
又真的不知道要畏懼呢!


2014年4月30日 星期三

點.線.面




點點的細意,點點的情感,點點的積累
觸動了 點點的感性
你會細味那點點的感性嗎
你細味到了些甚麼嗎
看到點點積累的牽引吧


被牽引了的條子,編織著
將細意繼續編織,將情感繼續編織
線子的交錯,編織了你的形態,編織了我的感覺
出現了不同的紋理,出現了不同的圖案
你有體會到這些種種的不同嗎
你有感覺到他們的氣質嗎
條子編織了氣質的力量


力量在空間裏聚結著氣質,聚結了
不同的細意,不同的感覺
是片片的雲彩,可會是沉鬱的,更會是七彩斑斕的
是片片的島嶼,可會是荒蕪的,更會是生機蓬勃的
還鋪出了海洋,可會是波動的,更會是浩瀚無邊的
這是我們的天地

不要再迷在那點子的形狀裏
點子是用天地間的靈魂點出來呢
釋放點子的力量吧
沒有點子的感性,沒有點子的氣質
那裏能延續編織,那裏能鋪出天地
那裏能觸動你,感動我



2014年4月22日 星期二

依依裏的瀟灑




瀟灑裏的依依

可以隨心地飄去天地間任何的角落

温柔,可叫瀟灑的停下來
依依地擁抱著那温柔的力量
包容了帶著瑕疵的我

怪怪的,也乖乖的停下來
再卑微的,再弱小的
都已牽在一起,分享心田的寬敞

多感動,這裏照出了小小的影子
小小的影子正在甜甜的笑著

2014年4月21日 星期一

四月



和寫新詩的最後一章

四月

慢慢的,滴答滴答
令長假期變得更悠長
在悠長之中,我懷想着平常的嬉笑聲
因爲這些嬉笑聲,生活才活得生動

漫漫的,淅瀝淅瀝
偶意將悶塵濕潤了悠長的空洞
從空洞之中哼出了漣漪,泛起了甜甜的遐想
遐想也將空洞變得生動

茫茫的,乍寒乍暖
連綿的雨絲還有點寒意,緩和的梅風卻温暖地吹到了,
編織了織夢的場景
好等在悠長之中,有着悠長的意義
不會令悠長白過

薄薄的,朦朧朦朧
套上了白紗的景緻,這純真的白紗
曾經是浪漫童話的主角,可人兒心目中的結局
混濁的霾塵沾不到分毫
這份純真,還可以青春不老

四月的長假期
白白之中過了


2014年4月20日 星期日

潮濕




被邀請原來是要交齊一套的。。。

潮濕

步伐未知去向,只哼着自己的老歌,淅瀝淅瀝
將本來佈滿灰塵的路,踏出了一層光亮
拆射着週遭的片段,片段的繁華影像

步伐短暫停下來,依傍着圍牆
圍牆竟害羞得要命,渾身冒出了汗
這樣的老實,在大城市中,仍然處處屹立

步伐只好延續下去,流連了一陣現代的樓閣
展露的衣裝都喜歡隨着糾纏,窗前的大娘似是呢喃着些甚麼
送她們小小的霉花,會喜歡麼?

步伐開始越走越廣呢!踏進了田野處
在這裏,青芽、蓓蕾、枝梢、嫩草
他們都列出了歡迎的行列,
都笑得燦爛,都笑得開懷

每次我都依從春神的指示,到大地走一趟
每次衪都叫我別頑皮
我那裏有頑皮啊!




2014年4月18日 星期五

春雨



應詩友邀請,唱和新詩!

春雨

這透白朦朧的雲煙,卻迎來了一份喜出望外的洗禮

薄薄悠然的粉末,依着春神的筆意,
聚落在我的眉梢處,將自深秋以來積下的愁,抹去
抹去鬱鬱的愁,掀起了靈眸,遠看那黛綠的映對

點點輕柔的粉末,隨着春神的粉撲,
撲在被冰封得綳緊的臉龐上,團團的潤色着,
溶化了冷意,還回那温暖的嫣紅

霖霖匀和的粉末,沿着春神的指尖,
印上枯裂的殘唇邊際,久久凝固着灰渴的痕紋,
復喚出了含羞的豐滿,微露了甜甜的俏嘴角,

我,已醉了春妝


2014年4月17日 星期四

詩壇亂闖遊記.2014. 4.16/17



月琴詩劍 原玉:
《八聲甘州》.伯牙琴
漸東風复醒蜀山春,續添水流音。
望芹泥融潤,瑤華斂馥,相與遙岑。
涉世玄同鹿夢,苦雨浣塵襟。
何若輕鷗鳥,迴繞天潯。

已慣悠悠行客,奈越台澹月,長缺於今。
嘆吳鉤空語,誰聽伯牙琴。
悵平生、他時承影,對楚雲、消得五湖心。
無須問,縱偕泉石,不墮昏沉。

《八聲甘州》--無意浮沉
(和月琴詩劍)瀟瀟思無邪
正乾坤吞吐洞庭波,翠巒聽天音。
念脈滋衡嶽,氣蒸雲夢,月供瑤琛。
遠處青螺召喚,欲共我長吟。
弄棹靈均會,玉碗閒斟。

漫道重瞳野死,慣中宵聽瑟,楚客沾襟。
悟功名富貴,純粹亂彈琴。
恨當年、攀龍附鳳,到如今、落魄在江心。
歸來早,任風帆轉,無意浮沉。


高人乙:
宋沈義父《樂府指迷》中有這樣一段話:“過處多是自敘,若才高者方能發起別意。然不可太野,走了原意”。
“過處”即過片。就是說,上下片看似屬兩個層面,但又要相互有聯繫。這個聯繫點,就在過片。

下面結合這段話,簡評《八聲甘州》無意浮沉,這也是這首詞牌的曲子結構的要點:

起句以“乾坤”鋪成圖底,把洞庭的山與水全部納入其中,並以“念”字領起三個點的表象,逐漸向主題“靈均”匯聚。

靈均,是屈原的號。屈原是古代一位愛國詩人,後來由於楚王不接受他的愛國主張,致使國土淪喪,他滿懷憂憤之情,跳汨羅江自盡。而汨羅江是洞庭湖的主要河流之一。

這樣,上片的主線就清晰起來。以“乾坤”為底(說洞庭為底也可),展現出作者的胸襟;以屈原為圖點,突出並具象了這種“胸襟”。因為,屈原一生經歷了楚國的三個帝王,幾起幾落。但無論他得志與否,他都以心系國家的胸懷力荐,這種胸襟,何異“乾坤”? “弄棹靈均會”正是圖點虛化圖底的典型實例。

整個上片,以屈原的人生起落,襯托詞題“浮沉”。可以說,已把主題道盡。再寫,可能就會寫屈原之死了。那樣的話,現怎麼深挖,也會離題太遠。這種看似筆力已盡的寫法,正是上片的要點處。

那麼,上片筆力已盡,下片就要異軍突起,才能轉出“新意”,從而向主題意象遞進。

“漫道重瞳野死”。重瞳,指的是舜,是中國上古三皇五帝中的五帝之一。是其功績無需詳言。據說舜晚年到南方巡守時,死於蒼梧之野,後葬於江南九疑山,稱為“零陵”。

這個舜與上片有何關聯?有個“湘妃淚”的典故,說的是二妃蛾皇與女英對舜帝一片至情的故事,這個故事就是舜死後發生的,而其地點也是洞庭湖。

作者將兩個本不相關的人物,抓住“洞庭湖”這個點,從中抽出共性,展開第二層面。以舜之死與屈原之死形成對比,抒發自已對世事的感悟。不僅盤活了上片的已盡筆力,更在結句筆鋒一轉:“歸來早,任風帆轉,無意浮沉”,托出主題思想,與上片“正乾坤吞吐洞庭波”一線貫穿,將兩個人物的個性與自身的感悟或經歷,同時嵌入,暗喻自已對功名富貴的沏悟。從面反釣上片的那種“胸襟”。

上下片,以“洞庭湖”為坐標點,將兩個層面置於一個二維平面內,同時,以屈原和舜兩個人物,分別深化,從而構架起立體的三維空間。這就是以二維思維,寫出三維空間的意思。

高人甲:
我當時創作的思想、脈絡盡在月琴好友之筆端。我只有模糊之意象,君卻有細緻之絲縷。君強我多多。 。 。認識您,是無邪之福。


雅特依依:
【八聲甘州】
慣天涯處處任飄蓬。世風泛塵音。
寄江河無斷。飛花散聚。繁雜庸琛。
夜色悠然朗月。悵只映蟬吟。
孤影添離恨。杯盡誰斟?

憾意深情懷戀。嘆雁鳴鵠別。餘了愁襟。
奏高山流水。何碎伯牙琴?
奈如如、還縈痕淚。怎解那、依鬱結幽心。
隨而去、浪濤茫漠。逐得浮沉。

高人乙:
僅你這首詞來說,個人以為是好詞。如果從這個詞牌的特點來說,有瑕疵。
此瑕疵不是在用詞釋意上,而在結構上。正常來說,中調詞,有兩種結構寫法。
一種是,下片起深化上片詞意(或說主題)的作用。而另一種是另起一意,起對比和突出主題的作用。

《八聲》就是第二種,這是硬性的。可以看看同詞牌的古人作品。這個結構特點是清代詞人總結宋詞而得。有些人看不上清詞,其詞清代詞人對總結宋詞寫作手法上,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唯下片另起一意,才能配得上“陰陽交替”這個曲子的跌宕特性。

與八聲同類寫法的還有《賀新郎》等。

一點小見解,冒犯見諒,問好!


小我:
看詞例,上片可承下片,亦有深化的寫法,都是依據寫作上的起承轉合。之前也有前輩提及過清詞的特色,但對於其他的種種概念,一向也只作參考。況且我們是現代人,不是要有我們現今的一些特色嗎?我覺得詩認是作者抒發自已感受的文字,除了必須依韻依律外,請原諒對太高深的層次力有不遞,倒感甚爲束縛,會令寫詩詞的快意大減。
月琴詩劍詩友倒不如直接說我的詞太不像話,以後不好再貼在無邪高人欄裏,太礙眼!在下會明白!

高人乙:
依依誤會了,說那話只為交流。即便有誤會,跟無邪兄也沒關係。
看來還是我說話的方式欠妥,依依諒解。

小我:
請月琴詩劍詩友見諒!也許是小妹太莽撞!
月琴詩劍詩友是無邪高人真正知音,請原諒我的胡言,還是以後乖乖跟隨高人們安靜學習!

高人甲:
我與月琴詩友認識也是在爭論中,與邀月天使一直是在互相挑刺中過來,但是我認為他們兩人堪稱好友。直言不諱的交往勝過虛以委蛇的誇讚,無邪如是看,不知依依以為然否?依依之才無邪是極為佩服的,還是一如既往,可否?無邪期盼。 。 。

小我:
多謝兩位高人抬愛!
。。。我只好一如既往的。。。野蠻!哈哈!

小我:
懇請指教!

【八聲甘州】
漫仙靈妙韻逐潺潺。滾流逸清音。
聽飄霞雲暢。魂浮世外。峰嶺蒼岑。
寫意縈迴野地。讓一洗庸襟。
鳴曲悠揚放。波泛江潯。
絶響傳神傾耳。樂七弦跳脫。無盡如今。
在邊崖深處。天籟是誰琴?
客前來、誠然同話。嚮往中、尤見與真心。
難言寄、素知亡別。痛汝聲沉。

高人乙:
一,這是首懷人的詞作。
上片起兩句筆重於曲樂之妙,詞句中有畫、有陣、有形,可謂妙筆傳音。接下來,樂曲的意境形於心,成於言外,有滌蕩庸襟,神馳雲外之功。僅看上片,從圖底(樂音如流水)的鋪陳,到主題(一種神往,暗有知音之意)的托出,是成功的。
下片延伸了此妙韻,由絕響,引向人逝。暗喻此音從此不再聞,若伯牙無子期之痛。

二,整詞線索明晰,然下片還是僅深化了上片主題,詞意從“客前來”才真正轉意突起。
換句話說,換頭句只是明確了上片的妙韻乃成“絕響”,意承多於轉折。

三,再細化些,有瑕疵如下:
上片,仙靈妙韻,與下片,天籟,是一個層次的意思。
上片,鳴曲悠揚,與下片,絶響傳神,也是一個層次的。
上片,清音,與下片,七弦跳脫,還屬一個層次。
這就使得上下片的橫向聯繫太多,而少了縱深感。

四,
寫意縈迴野地。讓一洗庸襟。
鳴曲悠揚放。波泛江潯。
絶響傳神傾耳。樂七弦跳脫。無盡如今。
在邊崖深處。天籟是誰琴?

這四段內容可壓縮,下片在
“客前來、誠然同話。嚮往中、尤見與真心。
難言寄、素知亡別。痛汝聲沉。 ”
兩句中延伸,似更好些。僅個見。

說心裡話,依依和無邪兄一樣,筆力豐韻,是我學習的榜樣。你們的唱和功力我無可比擬。然,到了你倆這種成就,可謂已達筆到詩成的層面。然,也到了瓶頸的節點。
我近來一直在說的曲子結構,決無只重手法不重詞意。目的一,是在說一種賞析的方法,目的二,在創作時,刻意增加難度,是否可以突破此瓶頸呢。也許可能呢。
最後祝依依筆耕愉快!

小我:
拜謝月琴詩劍詩友賜教!
對伯牙的琴音所知甚微,僅可在古籍中體會。得知的是與伯牙一相識,子期便知其音律中的奧妙,但未有他兩交流後的進展細節可作參考。體會不深,自然描寫得薄弱。我的筆暫時都只會寫真心能體會到的感情,亦不喜歡失實的渲染。明白你所說的弊病,會多加注意!再謝月琴詩劍詩友為我勞神分析,萬幸!

高人乙:
我“亦不喜歡失實的渲染”。
抒情類,當以情真,表達自然為主流,不能太繞。這類詞,一味追求高深,代表不了水平。也不能太浮淺,否則就成了矯情。這是個度的掌握問題。在用典方面,不易太古,常見常知的即可。
感懷、抒懷類,則可以融入律詩的賦筆寫法,有助於表達。在用典方面,以拓展想像空間為主,但要貼切。
無論哪能種類型的詞,都離不開表達的方法。只是有時既便不知手法問題,也在創作中,潛移默化的使用著。單獨拿出來說這些手法的話,就似真的受束縛。其實,只要是古詩詞,從動筆的開始,就有無數種條框制約著,手法,只是其中之一而已。
說這個,屬閒聊,實無強加的意思。每個人對詩詞的理解不同,何況在寫上。

上面對依依那首詞的交流,只是據於對這個詞牌的特點這個角度來說的,不代表依依的詞不好,況且,這首詞也不是依依的真實水準。

小我:
再謝月琴詩劍高人賜教!
這首詞是實較平鋪直敍,自己還未能將感情融入來寫。。。
只是心急學習而成的功課 ( ̄▽ ̄) !
再三拜謝!感激不盡!

高人甲:
這種交流非常好,我樂見。
在吾愛找一百個來誇來讚的詩友不難,找十個和詩的好友也可以,要找一個像月琴這樣仔細賞析你詩詞,還認真點評的好友,百里難挑一也,依依與我都當珍之惜之。對的咱們接受,有歧義的咱們探討。學詩,塗抹的真諦不正好就在此麼?願咱們幾個共勉。

小我:
我真的會珍惜給我寶貴提點的位位高人!
但在交流之中,我也一定會說出自己的論證和觀點,從不盲從附和。希望兩位高人明白我也許出言魯莽,請了解這是我求真的心。
在網路亂闖,已留下不少瑕痕,不會故意刪除它們,因為在我從前的課堂中跟本無從學習詩詞的「律」,花了很多時間在胡寫。要等到年多前在網路中才給網友點醒,對著之前胡寫下的一大堆心血,那種感受,至今難忘!
我想我留下的瑕痕會被將來想學詩,但又不及我厚臉皮的來作參考,願我的幸運能與他們分享!